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拉着时间的手 跟着共产党走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次数:

    成皓然

    吾已进入高龄队伍,99岁已过,迈步走向百岁门栏。回顾我的一生,从大节上概括,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正思、正言、正行。上对党和国家,下对人民群众和家庭,都进行了正确的对待,深感一生无愧。

    我一生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也可以说是人生观,主要来自祖训家教、先烈父亲的遗言和遗志,以及参加革命后党的培养教育。

    我是一名烈士遗孤。11岁时,时任东北抗日义勇军将领的父亲成庆龙壮烈牺牲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留下我和母亲孤儿寡母艰难度日。由于父亲离家早,我童年的启蒙教育是祖父亲授的。祖父当年在一所学校教书,还是一位乡间中医,在他的教授下,我学会了基础文化知识,还读遍了家里的藏书,同时也学会了种地等劳动本领。为了谋生和养活母亲,我15岁就去青岛学徒,18岁去东北当店员,历经磨难。1945年初在我五叔的影响之下我参加了革命活动,在青岛协助五叔给胶东解放区秘密购运军需物资,后又被组织派到青岛高级工业学校以职员身份为掩护进行地下情报和运输工作,以及配合青岛的解放工作。青岛解放后参加了军管会生产部接办高工的工作和山东工学院的组建工作。

    在山东工学院和山东工业大学的几十年工作期间,我除做好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工作、教务处副处长兼附中校长的工作外,还服从组织安排,从1960年到1978年先后七次下乡,参加生产救灾、筹建农场小三线、带知青等工作,主动克服家庭困难,从不讲条件。1974年在接受了筹建中学的任务后,白手起家,建成了山工大中、小学校,解决了全院一千多名教职工子女上学问题,该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学校。多年来我按照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工作面前勇挑重担,提级面前后退谦让,我的信念就是为党为国为人民多做贡献。后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让我延缓了四年离休,参加了省委和校党委直接领导的摸底排查、落实政策工作。

    从工作岗位离休后,我的生活内容又有了新的转换。我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工作,给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给大学生上京剧选修课,传授国粹京剧知识。我还继续担任建校初期我参与成立的京剧社社长的工作,每周参加京剧活动,拉京胡、司鼓和演唱,为京剧社培养了各方面的接班人,同时还被山东齐鲁京剧协会聘为理事。我坚持参加健身活动,与退离休人员定期交流自身的健身体会和经验。

    2002年我的老伴不幸患脑中风,落下后遗症,我俩独居,除孩子每周回来一、两次照顾一下外,通常都是我自己买菜做饭,照顾了老伴13年。为此,我多次放弃了学校组织的离休干部外出旅游等活动,80多岁了还拉着小车步行到超市或乘公交车去市场买菜。老年后我外出一般不打的,直到90多岁后,还一直坚持坐公交车或者徒步行走,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方式。

    2015年老伴去世后,我决定让二女儿陪同已经是94岁的我去趟哈尔滨看望唯一在世的四婶和堂弟们。我对东北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东北是我父亲抗日捐躯之地,也是他的遗骨散落之地,我也想趁此机会打听一下父亲牺牲地的下落。在哈尔滨住了一周后,我们又坐火车到大连看望了一位生病的故友,然后从大连坐轮渡回到烟台龙口老家,为的是到村里的老屋和龙口革命烈士陵园祭拜我的父亲成庆龙烈士。

    我的父亲17岁因生活所迫离开老家闯关东,后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担任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第十二路总指挥,1932年9月16日由于汉奸告密遭日寇包围,突围未成壮烈牺牲。1987年根据有关文件我的父亲被国家追认为烈士,2015年8月24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又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

    我父亲为国捐躯后,我家曾得到一本1933年11月由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部宣传处编印的《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以此褒奖我父亲的抗日壮举。这本抗日史料由我的祖父、母亲和我三代人珍藏了近80年,解放前怕敌人发现曾埋于我家老房子南院地下,解放后我母亲将它取出带到济南,文革被抄又追回,历经坎坷。由于该书中记录了义勇军王德林部的部队编制、对敌作战和该部1932年抗日牺牲的533位烈士名册(其中第一位就是我的父亲成庆龙),所以是一件珍贵的抗日历史文物。2013年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欲征集这件文物时,我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考虑这本抗日史料应该属于国家,上面记载的不为人知的533位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应该让更多的国人和他们的家人知道。于是我选在了2013年9月16日我的父亲牺牲81周年祭日这一天,亲手将这本用红绸布包裹的、泛黄的、由先烈们的献血染成的史料捐赠给了专程从北京来接收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保部副主任何丁和副研究馆员乔玲梅同志手中。这本抗日史料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在纪念馆中展出。

    我的家乡龙口是养育我英雄父亲和我祖祖辈辈的地方,我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我回村看到村里文化设施比较落后的情况,我立即决定给村里捐赠一批设备,包括电脑、空调、音响、投影仪、电子麻将桌、沙发、椅子、谱架等文化娱乐设施,在我儿子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心愿。我对孩子们说“你爷爷生命都给国家了,我们为村里做点事是应该的”。

    2018年在辽宁桓仁建立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我父亲的抗日事迹和《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复制本也在那里展出了,至此我们后代在当年的东北抗日战场上也有了祭奠烈士的殿堂。同年9月29日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举行开馆仪式,特邀请我参加,我让女儿携带我的亲笔贺信代表我前去参加。

    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父亲在奔赴抗日战场、最后一次探家前对我说的话:“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要我们做亡国奴,我们不惜一切也要把日寇赶出中国去,那时你才有学上。否则,连生存都不可能,切记切记”。我从一个烈士遗孤成长为一名革命干部,是英雄父亲的为国献身精神在激励着我,是党的培养教育和自己努力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我母亲的言传身教。她35岁守寡,曾赶集卖破烂维生,她为我父亲哭坏了双眼,她不识字却将记有父亲名字的宝贵抗日史料视为生命一般珍藏。我从小是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苦孩子,所以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坎坷我一直保持着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我自知,一个人只有勇于自渡,才能不断进取,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我以前身体也有好多疾病:肺气肿、肋间神经疼、心动过缓、皮肤病和前列腺炎等,60多岁时还一度有过老年痴呆现象。面对疾病我首先放松心情,坚持参加健身活动和娱乐活动,多年来我自己摸索完善了一套穴位敲打按摩操,每天做2次,坚持不懈。我还把各种有效的健身方法打印发放给朋友和同事们,以及老家村里的乡亲们。我的眼睛一只因眼底出血近失明,90多岁时,我先后做了双眼的白内障换晶体手术。我一生极少打吊针,除患白内障基本没住过院,有病就吃点药多喝水。二年前我还患了严重的带状疱疹,因医生考虑年纪大不建议住院输液,我就在家用药物治疗,同时保持乐观的态度,调动自身抗病毒的免疫力,经过一年多终于战胜了它。去年以来,因疫情的出现出去少了,我就在家中坚持每天走2000步,还天天压腿、做操。

    我80多岁开始学电脑,很快掌握了电脑的打印、复印和发电子邮件等。96岁时,儿子给我买了个智能手机,教我上网看新闻、微信聊天和拍发照片,我现在参加了校园京剧票友群、义勇军抗联史研究群和老家村民的群,经常与大家交流信息。我把几十年积累的京剧唱腔经验、健身体会等介绍给朋友们,通过东北义勇军抗联史研究群我还从许多研究专家那里了解到许多抗日史料。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原沈阳军区军旅作家、赵尚志烈士头颅发现者姜宝才同志特意赠我书法“报国成龙—民族英雄成庆龙永垂不朽”一副。

    近两年,我克服视力差和手抖的困难,坚持练习书法,用小楷写了许多条幅,还为家乡《龙口日报》和《龙口文史》写了许多文史和民俗资料、回忆文章等稿件发表,结果手抖的毛病也大有改进,记忆力至今都很清晰。2019年4月,我在济南家中接受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2天4个小时的专程录像采访,以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代的身份将我的父亲成庆龙的抗日英雄事迹留在了国家的口述史当中。我坚持每天看报纸和电视新闻、海峡两岸等,几十年雷打不动。我体会到“心用则活、体动则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用脑、不断动腿,才能充实自己永保活力,才能老有所为给社会多做贡献。

    对此组织和群众给了我许多荣誉,仅1995年以来先后十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其中1999年6月还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作者2004年(83岁)参加单位元旦演出

    2013年9月16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保部副主任何丁接收作者捐赠和颁发证书

    作者2021年元月在家中阅读黑龙江《党的生活》

    作者于2008年(87岁)在家中上电脑

    【作者:成皓然 责任编辑:任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电话:0531-88369695 传真:0531-88369695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 扫描进入网站

    • 扫描进入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