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离退休工作人员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水平,4月23日下午,山东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举办“银龄守护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特邀山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冬玲、干部保健科/老年医学科护士长徐红丽担任主讲,离退休工作处、千佛山社区、公共卫生学院24级专硕党支部等30余人参与。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情景示范+技能演练”的方式,重点聚焦老年人常见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徐冬玲主任以“心梗救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黄金四分钟”急救窗口期的重要性,系统演示心肺复苏标准流程,从胸外按压的定位、深度、频率,到人工呼吸的姿势与力度,逐一拆解技术要点。针对老年人吞咽功能衰退特点,通过花生米卡喉案例对比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成人“握拳顶胃”与儿童“托颌拍背”的操作差异,徐护士长同步进行模拟示范。培训还通过现场讲解AED设备工作原理及演示操作规范,强调“听指令、贴片稳、莫触碰”九字口诀,有效化解操作焦虑。

技能练习环节,参训人员展现出高度积极性。离退休处副处长刘冰率先上阵,跪立在人体模型旁,双手交叠按“每分钟100-120次”的标准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每完成30次按压后,她迅速调整姿势,捏住模型鼻腔进行人工呼吸,循环操作两轮后,额头已沁出细密汗珠。“按压深度必须达到5-6厘米,手臂要垂直发力,体力消耗比想象中更大,但为了关键时刻能顶得上,必须练到位!”她边擦汗边感慨道。现场其他人员也在医师指导下反复调整手法,借助教学假体进行练习。


“错误的急救可能造成二次伤害,专业培训至关重要。”徐冬玲指出,部分公众因缺乏系统学习,在紧急情况下易出现施救不当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居家、社区已成为急救“第一战场”。本次培训通过标准化场景教学,不仅将“AED”“海姆立克”等专业术语转化为实操技能,更以示范者的躬身实践破除“怕担责”“不敢救”心理障碍,助力“为老服务”队伍成为“第一响应人”,争取抢救时间,守护银龄群体健康。
“守护生命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可以是英雄。”这场“沉浸式”教学不仅传授急救技能,更唤醒责任担当。“今天我们掌握的是技术,扛起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当“银龄守护”从口号落地为行动,每一双手都能托起生的希望,每一份“急救勇气”终将汇聚成守护平安社会的温暖力量。
【作者:张淼 摄影:张淼 责任编辑:张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