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故事

    晚晴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晚晴故事 -> 正文

    怀念恩师金诗伯教授(一)

    发布日期:2023-10-25 浏览次数:

    编者按:金诗伯,中国籍犹太人,山东大学外语系教授,精通俄语、英语、世界语。1914年出生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赤塔,1岁时随父母来到中国,先后在满洲里、上海等地居住,1947年参加中国革命,1948年起任教华东大学俄语系,1951年随华大并入山东大学外文系,1993年10月4日在济南逝世。在其79年的人生旅途中,有78年是在中国度过的,其中46年在山东生活,在山东大学教书的时间更是长达42年。金诗伯的妻子徐世琳老家安徽,是华大俄语系学生,后转入山大续学,有着金诗伯一贯认为最重要的品质:诚实、正派、坦率。2014年9月,山东大学举办了“纪念金诗伯先生百年诞辰图片展”,将金诗伯授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人生,展现给广大师生,深情缅怀这位为中国革命与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中国籍犹太人。

     

    (金诗伯、徐世琳夫妻,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诗伯先生是我极为尊重与爱戴的恩师。提起他,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伟人赞扬白求恩的一段话:“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

    伟人赞扬白求恩同志的这些话,放在金诗伯先生身上也不为过。我可以举出一系列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明。我认为,金先生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人格,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国爱党心诚志坚忠贞不渝;二是教书育人兢兢业业满腔热忱。

    金诗伯先生幼时随父母从俄罗斯海参崴来华定居,从此就把中国当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并逐步养成了浓浓的中国情结。1947年,面对动荡的局势,其实他有多种选择:既可回苏俄寻根,亦可接受其兄长马克·盖因(美国进步记者,后为加拿大《星报》专栏作家)的建议,随其去美、加定居。金先生却满怀对这片热土的深情,决心留下来,并且没有留恋旧上海的优裕生活,欣然接受了中共地下组织的安排,去了烟台解放区,投入到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解放事业,迈出了人生关键的一步。

    在解放区,金先生没有作为“外国专家”而享受种种特殊待遇,一直把自己当作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三十多年后,他曾回忆自己一生中这一重要的转折,表示那不是他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自1926年来华后,在思想感情上长期酝酿的必然结果。1953年,他长期争取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得到周总理的亲自批准,这使他格外兴奋与自豪。

    从1948年起,金先生就从事教育工作,先在解放区的华东大学,后在山东大学,也和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一样,金先生的执教生涯相当坎坷。从1964年到1977年,虽遭受种种不公正的对待,但他爱党爱国的信念从未动摇。1978年,他的兄长马克·盖因再次来华访问,见到失去联系多年的弟弟时,感叹地说:“我们的分歧该结束了!” 其中的隐含意义不言自明。而金先生回答:“我对我的抉择从来就没有后悔。”1983年,当我再次见到已分别十多年的恩师,曾问他:“金先生,那十几年对您太不公平,太残酷了。”先生立即给了回答:“不,我一点也不埋怨,我要做的事太多、太多了,真的要分秒必争,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是非恩怨。” 听到这话,我对先生的博大胸怀倍加敬仰,并不禁为自己仍然纠结于历史旧账的狭隘心胸而羞愧。

    著名国际友人爱泼斯坦在《悼念萨姆·金诗伯》一文中说:“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忠诚,对自己及工作的谦虚谨慎,对青年学生的和蔼温暖,是萨姆始终如一的优良品质……他有过顺境和逆境,并且逆境多于顺境,他都能逆来顺受,从未有过丝毫的动摇。” 金先生就是这样始终如一、从未动摇地爱着我们的国家,爱着我们的党,爱着他所从事的教书育人事业。

    1984年,他的美好愿望历经曲折终于实现了:乔石同志作出批示,责成何东昌部长过问,解决了金先生的入党问题。某一天在校园遇到金先生,我祝贺他,他笑了笑说:“六十年,我完成了毕生五大追求,留在中国,奔向解放区,搞人民教育,拥有中国国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作者:外国语学院退休教师 李世骏 编辑:离退休工作处 责任编辑:张少石】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电话:0531-88369695 传真:0531-88369695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 扫描进入网站

    • 扫描进入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