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与一年的重阳节美好相遇,当我站在山大梦迪音乐厅的侧幕,看着座无虚席的观众们,听着掌声如潮的欢呼声,望着舞台上那些银发飘舞、神采飞扬的身影,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感动。山大夕阳红艺术团举办的“桑榆焕彩庆重阳,银龄筑梦向未来梦”的重阳节文艺演出,融合了唱歌、舞蹈、朗诵、器乐与京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真可谓精彩纷呈,赢得了掌声阵阵、惊叹连连。作为全场的舞台总监,我倍感欣慰。为了确保舞台效果,从灯光走位到服装搭配;从音乐剪辑到后台调度;从节目排序到后勤保障,事无巨细,我都是亲力亲为,毕竟是银龄白发的群体,真是不敢有丝毫疏忽。
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舞蹈团队员的身影,一群银龄人在舞台上跳起欢快的民族舞、旋转的交谊舞,眼神里闪烁着不输少年的光芒,那一刻,真是感慨万千,又一次被深深震撼——原来舞蹈不只是年华的绽放,更是岁月的回响。
年轻时,舞蹈是藏在心底的微光——因条件所限,那轻盈旋转的梦想未能在青春里绽放,却悄悄在岁月中埋下了种子。直到退休卸下琐事牵绊,这颗种子才迎来了破土的时刻,2005年,我正式踏上了追逐舞蹈梦想的旅程。
从最初独自站在排练厅里对着镜子反复打磨一个踮脚动作,到穿上演出服与团队伙伴们一起在绚丽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多年来记忆最深的当属第一次代表山大和省直单位参加全省老干部艺术节比赛的经历。那是我退休后首次站上省级舞台,肩上扛着的不仅是自己的舞蹈梦,还有整个团队数月的心血。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从此排练中心成了我们倾注心血的修炼场。膝盖上的淤青换了又换;腰带更是从松紧的变到钢板的。队形走位地板上标记胶带,连呼吸的节奏都要反复校准。临上场前,我攥着身边姐妹的手,能清晰感受到彼此掌心的汗,却异口同声地说“不怕,咱们一定会精彩呈现”。音乐响起的瞬间,所有的紧张都化作了肌肉记忆,每一个动作都像刻进身体里的基因密码。旋转、托举、队形变换,当最后一个造型定格,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我们带着未平复的喘息,眼里充满了期待。当主持人念出“金奖”的那一刻,我们相拥着让泪水肆意流淌——那不仅是奖牌的重量,更是一群“追梦者”用汗水浇灌出的完美答卷。 后来,我成为了舞蹈团团长,带着我们的团队站上省直赛事、地市竞技的舞台,一次次捧回金奖,一次次带回收获的喜悦。但第一次代表学校夺冠的悸动,始终是心里最鲜活的印记,也是这份悸动推动着我完成了从直接参与跳舞到管理舞蹈的蜕化转变,明白生命的厚礼,不仅是让我圆自己的梦,更是赋予我一项更神圣的使命——带领一群人,共同去追寻那道属于舞台的光。有人眼含热泪地说:“团长,我们老了,可我们还在发光。”那一刻,让我觉得真正的舞台,不在于你站在哪里,而在于你是否点燃了别人心中的光。从前专注于自己的舞步,如今更享受带领团队并肩拼搏的时光,让舞蹈变成可以触摸的集体记忆。全省老干部艺术节,我们从未缺席。从第二届到第十一届,整整十届二十年的时光,从第一次我们的舞蹈《蓝色的蒙古高原》到今年的第十次《马铃儿摇响幸福歌》,我们带着对舞蹈的赤诚与团队的默契全力绽放,不断创造着奇迹——不仅在每一届都将“集体金奖”收入囊中,更凭借严谨的组织参赛,次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多个精心编排的舞蹈节目也接连斩获“优秀节目奖”。这份贯穿十一届的“大满贯”式荣誉,是对我们每次编排的精心打磨、对动作极致苛求的回报;每一次谢幕,都承载着台下无数个日夜排练的艰辛与汗水。它是对我们坚守热爱最有力的肯定,也是我们为母校创造的一张亮丽名片。
当团队一次次从聚光灯下捧回沉甸甸的奖杯,听到业内专家由衷赞叹“你们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中老年舞蹈的新高度”的赞誉,我觉得这是岁月给予我最诚实的回音;我真挚的泪水,回应的是每一份炽热的共鸣,不是因为辛苦,而是因为被看见、被认可,奖杯固然重要,但我最珍视的“作品”,却是每一位队员眼中被艺术点燃的光芒,是她们在舞台中央,那无比自信、闪闪发亮的模样。我们证明了,年龄从不是追梦的阻碍。这份荣耀凝聚着我严谨带队、严格要求的心血,也离不开大家的齐心协力,更离不开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历届领导的鼎力支持。若说舞蹈团是艘航船,学校离退休工作处就是那座最坚实的港湾,在迷茫时给予坚定的信任和鼓励。这份组织上的温暖,是我们能心无旁骛追逐舞台梦的最大底气。
这些年我担任了山东大学夕阳红艺术团民族舞和交谊舞两个团的团长,拥有过一次次的高光时刻,同时也有甜蜜的酸楚。女儿常说:“妈妈把自己的喜欢做成了事业。”忙碌的团务工作让我缺席了很多家庭活动,对家人确实有些亏欠。但是责任之下,不得不“割舍”。我真心感谢亲人们的包容与默默支持。
这二十年,我不仅是在付出,也是在收获。我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和无比丰盈的晚年。回头望,带着这群可爱的“老伙伴”们在舞蹈这条路上悄然走过二十年春夏秋冬,无论是独自排练的汗水,还是团队夺冠的欢呼,都成了人生路上斑斓的风景线。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它绽放的时节,黄金时代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就在你真心认可自己的每一个“现在”。
人生不设限,梦想不迟到。二十年,青丝熬成白发,但只要心怀热爱,夕阳下的舞步,照样能踏出最耀眼的光芒,今后的我们仍将以舞为翼,在逐梦路上继续舞出精彩,舞出潇洒人生,这支舞蹈的名字就叫“无悔人生”。
【作者:机械学院退休教师 赵海英 责任编辑:张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