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风采

    夕阳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夕阳风采 -> 正文

    百岁人生特辑(五)成皓然:拉着时间的手 跟着共产党走

    发布日期:2021-12-07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9年和2021年,教育部离退休干部局相继编辑出版《百岁人生》第一辑和第二辑,汇编了教育部机关、直属高校70余位百岁老人的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内容。我校孙步新,陈克明、赵倩倩、傅曾矩和成皓然五位老人,先后入选。2013年至今,山东大学离退休工作处每年统计慰问当年年满90周岁离退休教职工并制作寿星榜,迄今为止,共有960余位长寿老人上榜。为展现我校5位百岁老人风采,我们特推出“百岁人生专辑”,祝愿所有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幸福美满、健康长寿!

    成皓然,男,1921年12月出生, 山东龙口人。1946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工学院(后更名为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院长办公室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兼任山东工学院附属中学校长。1985年离休。

    我已进入高龄队伍,回顾一生,从大节上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正思、正言、正行,无愧于党和国家、人民和家庭。我一生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主要来自祖训家教、先烈父亲的遗言和遗志,以及参加革命后党的培养教育。

    由于父亲离家早,我童年的启蒙教育是祖父教授的。祖父当年在一所学校教书,还是一位乡间中医。在他的教授下,我学习了基础文化知识,读遍了家里的藏书,还学会了种地等劳动本领。为了谋生和养活母亲,我15岁就去青岛当学徒,18岁去东北当店员,历经磨难。1945年初,在五叔的影响之下,我参加了革命活动,在青岛协助他给胶东解放区秘密购运军需物资,后又被组织派到青岛高级工业学校,以职员身份为掩护,进行地下情报收集和物资运输工作,并配合青岛的解放工作。青岛解放后,我参加了军管会生产部接办高等教育的工作和山东工学院的组建工作。

    在山东工学院工作的几十年里,除做好院长办公室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兼山东工学院附属中学校长的工作外,我还服从组织安排,主动克服家庭困难,1960年到1978年先后七次下乡,参加生产救灾、筹建农场“小三线”、带队知青等工作。1974年,在接到了筹建中学的任务后,我白手起家,建成了山东工学院附属中学,解决了一千多名教职工的子女上学问题,该校也多次被评为先进学校。多年来,我严格按照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面前勇挑重担,荣誉面前主动谦让,我的信念就是为党、为国、为人民多做贡献。后来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安排我参加山东省委和山东工业大学党委直接领导的摸底排查、落实政策工作,因此延缓了4年离休。

    离休后,我参加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给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给大学生上京剧选修课,传授国粹知识;继续担任建校初期参与创办的京剧社社长,每周参加京剧活动,拉京胡、司鼓和演唱,为京剧社培养了各方面的接班人;同时还被山东齐鲁京剧协会聘为理事。1995年以来,先后11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三育人’先进工作者”,1999年6月还被评为“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老年后,我外出一般不打车,直到90多岁后,还一直坚持坐公交车或者徒步行走,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方式。2002年我老伴不幸患脑中风,除孩子每周回来照顾一两次外,通常都是我自己买菜做饭,照顾老伴13年。

    东北是我父亲抗日捐躯之地,也是他的遗骨散落之地,因此,我对东北有着特殊的感情。94岁时,我在二女儿陪同下,去哈尔滨看望尚在世的四婶和堂弟,借此机会打听父亲牺牲地的下落,返回时专程从大连坐轮渡回到烟台龙口老家,到村里的老屋和龙口革命烈士陵园祭拜我的父亲成庆龙烈士。

    我的父亲17岁因生活所迫离开老家闯关东,后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担任吉林中国国民救国军第十二路总指挥。1932年9月16日,由于汉奸告密遭日寇包围,父亲突围未成壮烈牺牲。1987年我父亲被追认为烈士,2015年8月24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又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为褒奖父亲的抗日壮举,我家曾得到一本1933年11月由东北抗日义勇军总司令部宣传处编印的《国民救国军抗日血战史》,书中记录了义勇军王德林部的部队编制、对敌作战和该部队抗日牺牲的533位烈士名册(其中第一位就是我的父亲成庆龙)。这一件珍贵的抗日历史文物由我的祖父、母亲和我三代人珍藏了近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怕敌人发现曾埋于我家老房子南院的地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母亲将它取出带到济南,“文化大革命”被抄后又追回,历经坎坷。2013年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欲征集这件文物时,我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捐出,因为我考虑这本抗日史料应该属于国家,上面记载的不为人知的533位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应该让更多的国人和他们的家人知道。于是我选在了2013年9月16日——我的父亲牺牲81周年忌日这一天,亲手将这本由先烈们的鲜血染成的史料,交给了专程赶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保部副主任何丁手中,后来这本抗日史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展出。2019年,我以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代的身份,接受了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组2天4个小时的专程采访,将父亲的抗日英雄事迹留在了国家口述史当中。

    2013年9月16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接受成皓然捐赠,并颁发证书

    我从小是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忘记父亲在奔赴抗日战场前最后一次探家时对我说的话:“日本鬼子侵略中国,要我们做亡国奴,我们不惜一切也要把日寇赶出中国去,那时你才有学上。否则,连生存都不可能,切记!切记!”我从一个烈士遗孤成长为一名革命干部,离不开英雄父亲为国献身精神的激励,离不开党的培养教育和自己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35岁守寡,为养活一家人不得不卖破烂维生,她为我父亲哭坏了双眼,她不识字却将记有父亲名字的宝贵抗日史料视为生命一般珍藏。在她身上,我学会了用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面对困难和坎坷。我自知一个人只有勇于自渡,才能不断进取,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健康美好生活。

    我以前患过肺气肿、肋间神经痛、心动过缓、皮肤病和前列腺炎等疾病,60多岁时还一度有过老年痴呆的迹象,90多岁时又先后做了双眼的白内障置换晶体手术。面对疾病,我首先放松心情,坚持参加健身活动和娱乐活动,多年来摸索完善了一套穴位敲打按摩操,每天坚持做两次。我一生极少输液,除患白内障期间基本没住过院,有病就吃点药、多喝水。我患有严重带状疱疹时,医生不建议住院,我就在家用药物治疗,提高自身抗病毒的免疫力,经过一年多终于战胜了它。去年以来,受疫情的影响不能外出,我就在家中坚持每天走2 000步,还天天压腿、做操。

    我80多岁开始学计算机,很快掌握了打印、复印和收发电子邮件等。96岁时,儿子给我买了智能手机,教我上网看新闻、微信聊天和拍发照片,我现在加入了校园京剧票友、东北义勇军抗联史研究和老家村民等微信群,经常与大家在线交流。我把几十年积累的京剧唱腔经验、健身体会等分享给朋友们,也通过东北义勇军抗联史研究群了解到更多的抗日史料。

    近两年,我克服视力差和手抖的困难,坚持练习书法,用小楷写了许多条幅,手抖的毛病大有改进。我记忆力至今都很好,为家乡《龙口日报》和《龙口文史资料》写了许多文史和民俗资料的回忆文章。我还坚持每天看报纸和《海峡两岸》等电视新闻,几十年雷打不动。我体会到“心用则活、体动则健”,只有不断用脑、不断运动,才能充实自己、永葆活力,才能老有所为,为社会多做贡献。

    2021年6月24日,山东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工作人员为成皓然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供稿:离退休工作处 编辑:巫楠 责任编辑:任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电话:0531-88369695 传真:0531-88369695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 扫描进入网站

    • 扫描进入信息系统